亲历中美两国体检:中国工业流水线式的体检还能走多远?

健康160 2016/08/09   阅读数:3826

 来源:奇点  作者:罗敏月

提起体检,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体检套餐”吧。 大大小小商业体检机构的网站上,各种“精英套餐”、 “感恩套餐” 、“高管套餐”让人眼花撩乱。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都有。越高端的体检套餐,项目越多,检查越复杂。

要完成一次体检套餐,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根据笔者在北京数家知名体检机构的亲身体验,程序上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手持一份表格,依次去一间间检查室完成检查项目,就像流水线一样。一趟体检下来的收获主要是一份充满专业术语的体检报告。对多数人来说,只要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便大功告成。

在美国,体检过程完全不一样,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美国体检的全过程。

首先,体检的地点是在全科诊所,体检服务由家庭医生来完成,不需要去体检机构或者医院。预约体检后,我会收到一封信函,里面是体检注意事项以及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涵盖过敏史、用药史、手术史、免疫史以及身体各个部位是否有不适或异常等问题。


在美国,绝大部分的体检是由家庭医生完成的。他们通常非常了解用户的病史和健康状况,体检的针对性更强。

到了预约的时间,在前台登记后,护士带着我进入一间诊室,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检查。护士完成基本检查后,家庭医生才来到诊室。

首先,家庭医生在系统中调取去年的体检记录,结合调查问卷,我们仔细交流了约十五分钟,确认了调查问卷上的各项内容,了解了家族病史,比如祖父母及父母是否患有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生活习惯等信息。

然后,家庭医生进行了一套以视、触、叩、听为主的检查,包括用听诊器听听心肺的情况、胸和腹部的按压检查、眼耳鼻的检查等。之后,我们就又回到了交流时间。家庭医生耐心解释了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初步判断,以及根据初步判断,还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检验检查,比如血糖和血脂。医生还建议了一些对生活方式的改进,比如注射破伤风疫苗,增加运动量。

在交谈的过程中,医生已将后续需要的检验、检查登记在系统中。我只需要去采血室完成采血即可。采血完成后,前台已准备好了一份当天的体检报告。血检结果会以信函方式寄出,同时也可以登陆官网或者使用官方APP下载检查结果。整个体检的过程约为一小时。二十四小时后,我在APP中查到了检查结果和一份意见书。

我所收获的,并不是体检报告上的那些数字和术语,而是家庭医生给出的意见:“总的来说,您身体比较健康。但是,今年的部分血脂指标和去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所以今年很有必要对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行调整。6个月后您再来复查一下血脂指标。另外,有可能的话,您了解一下祖父母的疾病史,您知道,现在很多疾病是和基因相关的。”


不难看出,美国式体检虽然也有检查项目,但更重视心理、遗传、家族等社会因素。

总结一下,美国式体检主要有三个特征:

首先,美国体检属于医疗保险范围内,而且大部分医疗保险都是100%报销体检费用。

第二,检查项目并非大而全,是由家庭医生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和保险公司的规则制定的。所以,像中国体检套餐中常见的B超和CT等,在美国的常规体检中使用频率并不高。

第三,体检过程没有省略医生和客户的沟通时间,交流占了体检过程的很大一部分。或许正因为体检报告本身并不是重点所在,美国的体检报告往往只是简单的几页纸。

相比之下,“中国式体检”更多的是强调仪器、化验和各种指标,却往往缺少真正体现医疗能力的服务。重视发现危险因素,但并不重视对危险因素的积极干预。

和睦家的一名来自美国的医生曾写道:“在那些著名的私立体检中心,我也有过三次体检经历。虽然它们的效率令人惊讶,但让我不安的是,我做的大量检查都是毫无依据的。没有哪个医生曾坐下来跟我聊聊,问我有哪些潜在病因,了解我的生活习惯和家族史,然后再决定要做哪些检测。无论你花了多少钱,没有什么体检套餐会比一个了解你并只需问你几个问题的优秀首诊医生要好。每个好的医生都是通过病人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得出80~90%的诊断结果。

近些年,中国的体检产业瞄着更高、更大、更强的设备竞争去了。CT、彩超是必备的检查项目。有的还开发出很多新的项目,比如一滴血测癌、 基因检测等内容。

为什么中美两国的体检内涵如此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体检的服务主体不是家庭医生,而是医院和体检机构。医院就像一个大型或中型超市,服务应有尽有,体检项目形形色色,可以做任何想做的项目,优秀的医生也往往聚集在大型医院。

社会体检机构则没有太多优秀的医生,只能在服务、装修、设备上多下功夫,所以他们更愿意开发看起来更高大上的检查项目,吸引人群。

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的驱动。在中国,体检属于自费项目,不涉及医疗保险,但常常以单位福利的形式提供,很少需要患者自掏腰包。体检于是成了医院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

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发体检项目,把体检科装修得豪华、舒适,检查项目也是越贵越好。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体检机构如果想在市场上竞争,也必须让自己看上去变得高大上,温馨的装修环境、贴心的午餐、高级大型设备、超值套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医学知识普遍匮乏、极重视消费的中国患者。

更重要的是,政府也认为体检行业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市场需求和前景光明。

最近两年,爱康国宾、慈铭体检、美年大健康的市场竞争和兼并大战,也从侧面证明,体检行业的规模效应和垄断,对提高竞争力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医疗行业也是这样。中国患者的思维方式和美国不同。很多人用消费商品的概念来衡量体检,用最少的钱做更多的项目检查,这样才能满意度最高。

另外,中国体检服务的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单位群体。企业单位常常把体检作为一项员工福利项目。福利越好的企业,往往越希望体检项目高大上一些。少花钱,多做项目。

最后,体检行业的现状其实是医疗行业发展的缩影,未来的变革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那样去发展。现实是,每个人都希望发生变革,但每个人又因为利益等原因,深陷其中,无能为力。体检行业的内涵革命依旧路漫漫。

×

我们会立即给您回电,该通话完全免费 请放心接听!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加区号: 如0755-8765XXXX